宇宙到底有多大
依据光在宇宙中的传播时间和速度,科学家们推断宇宙可观测范围的半径大约为460亿光年,直径则为920亿光年。尽管这些数字看似庞大,但仍处于人类的认知范围之内。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宇宙仅有这么大呢?不同科学家对此有着各自的看法。从“大爆炸”理论的角度来看,宇宙大约在138亿年前开始膨胀演化,物质不断向外扩散,彼此朝不同方向运动。
在物质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天体,并最终构成星系,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如今,哈勃望远镜能够观测到距离地球130亿光年之外的星系,但这并不代表宇宙的边界。因为在大爆炸后的138亿年里,宇宙仍然处于不断膨胀的状态,星系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今天观测到的星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将无法再观测到,这些星系并没有消失在宇宙中,而是消失在我们可观测的范围之外。
宇宙有尽头吗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普遍认为宇宙没有尽头,宇宙是一个无限的概念。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宇宙是有尽头的,它显得广袤无垠、无边无际。根据“光行时”的计算,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大约为460亿光年左右。然而,既然有可观测的部分,也就必然存在不可观测的部分,而这一部分是当前技术无法触及的领域。科学家们也无法确定在可观测范围之外的宇宙究竟有多大。
宇宙外面还有世界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无法确定宇宙之外是否存在其他世界。目前只能观察到宇宙中的事物,但这些事物尚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或否定宇宙之外的存在。宇宙之外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未知的领域。
根据哈勃定理,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因此只要星系距离足够远,其退行速度将超过光速。空间内的物体看似在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移动变化,但实际上移动的是空间而非物体本身。这种变化最终会导致远离视界的天体变得无法观测,因为光速未能突破这种距离变化,从而限制了我们可观测宇宙的大小。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很多星系的光从未传到过地球上,地球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观测到这些遥远的星系,它们可能存在于可观测宇宙之外的不可观测部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