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机械效率复习题答案: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机械效率的高低跟机械是否省力和费力无关。当总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当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动滑轮做功问题:小刚用一个动滑轮把50 kg的物体提高1 m所用的力是294 N,他做的总功是588 ...
-
九年级物理斜面的机械效率知识点归纳如下:定义:斜面的机械效率是衡量斜面性能的重要指标,定义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例。公式:η = W有 / W总 = Gh / Fs其中,G代表物体的重量,h为斜面的竖直高度,F为施加的拉力,s为斜面的长度。实验测量:安装斜面,使用弹簧秤测量拉力F。计算斜面高度h与斜面长...
-
G动=nF-G物=3*5-12=3N 机械效率=W有/W总=G物h/(G物h+G动h)=18/(18+3)=85.7%;G物h为有用功,G动h为额外功,G物h+G动h为总功。根据我的经验,滑轮组应该是一定一动,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W有=Gh=2.4J F=1/3(G物+G动),解得G动=3N所以当重物为18N时,效率=18/...
-
初中物理题(机械效率)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200n的重物匀速拉到10m高...
有用功=200X10=2000 额外功=2700-2000=700 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功=50X10=500 克服摩擦做的功=700-500=200 机械效率=2000/2700=0.74
-
D正确 η=G/(G+G动)G动不变,G加大,η变大 d
-
请问第二问和第三问怎么做?初三的物理题目 感觉完全没有头绪 请交我...
所谓的效率就是 有用的/总共的 ,所以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总功 2、由于忽略了摩擦、水阻,所以这个系统里 的有用功就是把M提起来的功,无用功就是把动滑轮一起提起来耗费的额外的功。W=FS,动滑轮和M是一根绳子上的,S一样,所以 η=760/(760+G)。换个滑轮后的效率是0.9,由此可算出G...
-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衡量斜面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定义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例。公式为:η=W有/W总=Gh/Fs。公式中,G代表物体的重量,h为斜面的竖直高度,F为施加的拉力,s为斜面的长度。通过实验可以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步骤包括:安装斜面、使用弹簧秤测量拉力F,计算斜面高度h与斜面长度s,通过公式...
-
F=mgsinθ(θ是斜面的夹角),由几何关系可以知道,sinθ=1.5/3=1/2 所以F=1800N×1/2=900N 做的总功为W=FS=1200N×3m=3600J 有效功为W=mgh=1800N×1.5m=2700J 机械效率金彩汇快3=有用功/总功=2700/3600=75 g
-
(九上物理证明题,功)证明:η定滑轮>η动滑轮>η滑轮组(拜托,详细一点...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η1=Gh/W额1(此时的额外功就是指克服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所做的功)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2=Gh/W额2(此时的额外功W额2=G’h+克服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Gh/W额3(此时的额外功W额2=nG’h(有几个动滑轮n就是几)+克服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
-
物理机械效率的公式及变形公式分别该在题目给出什么条件时使用?_百度...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在不同的悬挂方式下有所不同。当物体竖直悬挂时,机械效率可以用η=W有/W总=G物h/FS来表示,进一步简化为η=G物/nF=G物/(G物+G动)。这里的G物代表物体的重量,G动代表动滑轮的重量,F代表自由端的拉力。如果是在水平滑轮组中应用,那么需要将公式中的G替换为要克服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