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法定...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经2012年3月19日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12年6月7日,卫生部令第85号公布。该《办法》分总则、组织与职责、临床用血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6章41条,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1999年1月5日卫生部公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废止。
-
法律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金彩汇快3》 (卫生部令第85号)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保证落实。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提供的血液。医疗机构科研用血由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核准。医疗机构应当配合血站建立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
-
医疗机构自身也需加强组织结构,法定代表人是临床用血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设有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成员包括多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贯彻相关法规,制定本机构规章制度,评估重点...
-
法律分析:有资质采血的:护士,医生(执业医生),检验人员,血站的工作人员或采血车上的工作人员。法律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金彩汇快3)》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进行核对。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
-
2000年颁布的。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部于2000年6月1日发布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
-
临床用血管理主要遵循以下三个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旨在保证医疗临床用血的需求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健康,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该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并于1998年10...
-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输血时间的长短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但输血应当按程序和规范来进行: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第三条...
-
第十五条规定,提倡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亲友、单位互助献血。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要制订用血计划,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推行成份输血,开展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此外,卫生部1999年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金彩汇快3)》,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
为了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科学合理的用血技术,防止血液的浪费和滥用,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与安全,卫生部于2000年6月1日发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该规范是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金彩汇快3)》的基础上,由专家团队制定而成的。其实施日期定于2000年10月1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