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年谱1500-1800年:哪些重要天文发现标志着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7世纪: 1604年,德国的刻卜勒发现蛇夫座超新星,成为银河系内的第三颗超新星。(德国 刻卜勒)1609-1619年间,刻卜勒根据第谷·布拉赫的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德国 刻卜勒)伽里略在1609-1610年首次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揭示了月球表面的细节,证实了太阳系星体的多样性。(意大利 伽...
-
1656年至1657年间,惠更斯根据伽利略的摆动等时性原理,发明了著名的天文金彩汇快3摆钟,极大地推动了天文观测和时间测量的进步。摆钟的特点在于,其摆动周期只受摆长影响,而天文摆钟普遍采用秒摆,长度固定为990毫米。摆长的微小变化(0.025毫米)会导致钟速变化1秒,相当于温度变化2.2℃时金属摆杆长度的变化。早...
-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金彩汇快3,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经过多年测量,制定了《大衍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尽的一部历书。该历法包括计算朔望月、二十四节气及昼夜长短的方法,以及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的运动等。唐代之前的历法都受到了这部历法的影响。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沈括制定了...
-
1、七星连珠30年一次,属于天文现象科学家根据计算结果,选出了近300年间(1850──2150年)7个以上行星的“行星连珠”,θ角的最大值,把角度小于13度的列入“行星连珠”,这种天象共有17种。2、想一睹“七星连珠”可远不止要等上77年。由于有太阳参与,因此,七星连珠的奇特天象不能在白天观测到...
-
这种天文奇观颇为罕见,尤其是行星数量越多,出现连珠的机会就越少。通过已知行星运行周期,可构建计算机模型预测六星、七星、八星连珠的发生时间。当扇形角度设定为13°时,计算结果显示,从1850年至2150年的300年间,有17次七星以上行星的连珠现象。最近一次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涉及水星、金星、地球...
-
京都皇宫最初是作为天皇的第二宫殿而建成的,从1331年至1868年这里主要用作居住,随着幕府的没落和明治天皇重掌朝政,新的皇宫移至东京。几个世纪以来皇宫几经修复,现存的建筑和结构形成19世纪中叶的安政二年(1855年)。在正殿和紫宸殿曾举行过大正、昭和的继位大典。登基殿宽阔绵延的杉木屋顶,屹立在...
-
北齐(公元550~577年)张子信,致力于天文观测三十多年,发现太阳和行星的运动也不均匀;合朔时月在黄道南或黄道北,会影响到日食是否发生,而月食则没有这一现象。张子信的这些发现导致隋唐时期天文学金彩汇快3的飞跃发展。 隋统一全国以后,首先使用的是张宾的《开皇历》。但《开皇历》粗疏简陋,经过激烈争论后,从开皇十七年(...
-
历法与天文学金彩汇快3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远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每年366天。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66年)时期,已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当时采用的是《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西周(公元...
-
九星连珠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据记录,在6000年间只发生过一次,即2149年12月10日的那次九星连珠。九星连珠指的是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虽然冥王星自2006年起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但在历史讨论中仍常被视为行星之一)在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