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式太极拳第13式名称是左搂膝拗步。左搂膝拗步的动作要领“定式时面向正东”要点 :1、向右转体,两臂翻动,左臂内旋,掌心侧向下。右臂外旋,掌心侧向上。2、继续向右转体,右臂屈肘,坐掌。左臂向下屈肘扣掌置右胸前。3、左脚提起,微离地面,稍向左跨向前伸出,脚跟着地。身向左转,重心左移...
-
1、第一段包括起势、左右分掌、掤捋挤按、左右倒转乾坤等13式;第二段包括左右搂膝拗步、左右穿梭、左右野马分鬃等13式;第三段包括左右玉女穿梭、左右云手等13式;第四段包括单鞭下势、左右金鸡独立等13式,收势。2、杨氏太极拳103式的讲解(杨振铎)-04是第四段的开始部分,主要讲解了单鞭下势和...
-
太极拳的“棚”是主要内容,武术本身来自于生活,如两人在一起,对方不太礼貌,给我一拳,我一抬手,一转变挡住他,一转弯手一翻,就采住他了。不管上,不管下都可以,给肘也行,膀子抗他也行,讲究手采肘靠。平常练就是练太极十三势:掤、捋、挤、按、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松劲,通俗讲就是手、眼、身、法、...
-
- 砍、剁、刬、截、刮、撩、扎、捛、劈、缠、搧、拦、滑(出自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 砍、剁、劈、截、撩、扎、刺、缠、扇、拦、滑、划、刮(出自杨振铎《中国杨氏太极金彩汇快3》)- 砍、剁、劈、搠、扇、刮、推、撩、逗斗挡、架、捛、拦、滑(出自蒋玉堃传,张金普整理《健身太极...
-
1. 1926年,杨振铎在北京出生。作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的曾孙、一代宗师杨澄甫的三子,他从小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太极拳技艺。2. 1936年,杨澄甫去世后,杨振铎随母亲返回河北永年广府镇老家。在母亲的指导下,他与其他兄弟一起勤奋练习太极拳。3.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杨振铎和家人为了免于...
-
在杨振铎宗师逝世百日之际,我们深切缅怀这位太极拳界的巨擘。杨振铎宗师,太极杨家第四代嫡传,一生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他的离世,是太极拳界的巨大损失。杨振铎宗师,1926年在北京出生,是杨澄甫的三子,继承了家族的武学传统。他的太极拳架风格潇洒,内力深厚,深受父亲的影响。宗师早年毕业于黄埔...
-
杨振铎,杨澄甫先生的三子,出生于1926年北京,是杨氏太极拳的传人。他自幼随父习武,父亲去世后,回到河北永年继续传承家传的太极拳技艺。在抗战时期,尽管生活艰难,他仍坚守太极拳的研习,视之为家族责任。全国解放后,杨振铎在北京会计学校求学,毕业后在山西省工作,业余时间教授杨式太极拳。1961年,...
-
20世纪80年代,在两次全国太极拳观摩赛上,杨振铎获得了一块金牌和优胜奖。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被评为先进个人。1984年,在武汉国际太极拳(剑)观摩表演会上获"中国太极十三名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华武林百杰"。1998年,在美国成立国际杨氏太极拳金彩汇快3协会,任董事会主席,并在欧美10多个国家成立了杨澄...
-
杨振铎103式与傅钟文85式在传承关系、套路和拳势、以及作者方面存在一些区别:1. 传承关系:杨氏太极拳85式的传承主要涉及杨家的亲戚傅家,而103式的传承则主要来自杨振铎家族。2. 套路和拳势:虽然杨氏太极拳85式和103式都是杨氏太极拳,但它们的套路和拳势有细微差别。3. 作者:杨氏太极拳85式的著作...
-
陈炎林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提到,砍、剁、刬、截、刮、撩、扎、捛、劈、缠、搧、拦、滑是其中一种表述方式。这十三种刀法口诀涵盖了大刀的基本用法,从砍、剁这类直接攻击动作,到撩、扎这类刁钻技巧,再到缠、拦这样的防御动作。杨振铎在《中国杨氏太极》中提出了另一种口诀,包括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