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长平一战,秦军已经消灭了赵军主力,为什么40年后才灭赵国?_百度知 ...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一场战役,这场战斗也是战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参战双方秦国和赵国分别派出了60万和45万的兵力金彩汇快3,此战都关系到了两国的命运,最终的结果是赵军死亡45万,秦军伤亡约20万左右。在此战当中赵军的主力已经被消灭掉了,为什么还可以撑将近40年的时间呢?第一个原因:...
-
历史学家也质疑这个问题,但他们不是用我这里推断的30万,而是用秦军最后投入长平之战的总兵力60多万来说事的金彩汇快3。按照常理,就算60万也围不住45万,古代冷兵器战争,常识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秦国的兵力充其量最后是赵国的两倍,只能做到分之,如何能围之?看来这里不是有特殊的因素我...
-
2、兵力方面,秦赵双方兵力相差不大。虽然长平之战最终的交战规模达到了百万之众,但在前期对峙期间,秦赵双方其实都未曾全力以赴,赵国替换廉颇时曾经带去了20万援军,而白起替换王纥时同样带去了20万左右的援军。如果算上赵国的边军,那么赵国应该可以抽出三十万左右的军队对秦国发动奇袭,而秦国则同样...
-
然而在赵国的后期,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以赵括换掉了廉颇,其后赵国遭遇惨败,四十万赵军主力损失殆尽金彩汇快3,而赵国也落到了灭亡的边缘,那么在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这一文一武的赵国重臣其结局又是如何的呢?蔺相如具体死亡的时间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估计是死于长平之战后不久。在长平之战中,...
-
长平之战秦军损失30万以上 其实长平之战,秦军是惨胜,而且伤亡和赵军接近。白起就说过,秦军虽然在长平获胜,但自己也死了过半。根据我的推测,战争进程如下:首先,王龁以60万兵力,野战击败廉颇45万兵力。廉颇退守壁垒。王龁通过强攻虽然夺取了西垒,但自身也伤亡惨重,再也无力夺取东垒。这一阶段秦...
-
长平之战被称作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也就是说两国此后的命运和此次战役息息相关。长平之战双方都派出了两国最充足的兵力,据史书记载,赵国参与作战人数为45万,秦国参与作战人数有50万,如此庞大的士兵数量意味着如果一旦输了这场战役那以后就很难再站起来。长平之战的时间还是很长的,由于两方势...
-
之后,凭借着魏国、楚国等诸侯国的支援,邯郸之围被解除。公元前251年,虽然长平之战已经过去多年,但是,赵国的国力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恢复。在此背景下,燕国派遣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从而进攻当时比较衰弱的赵国。彼时,赵孝成王派廉颇金彩汇快3领兵反击。结果,廉颇在鄗城大败燕军,甚至还包围了燕国都城。三...
-
赵国两次在重大战役中临时换将,第一次是决定赵国命运走势的长平之战,另一次是决定赵国覆灭与否的灭赵之战,赵国国君两次迷之操作毁了赵国几百年的基业。长平之战换帅赵括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赵双方针对上党郡之争展开的一次大兵团作战。战争的起因,在于韩国的祸水东引,也是因为赵孝成王“...
-
在整个古代历史之中,规模最大的战争莫过于在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而且此战的惨烈程度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仅秦国和赵国都付出了20万以上的伤亡,而战后更有骇人听闻,被骂了几千年的坑杀20多万,整个赵国45万青壮军队全部报销在长平。这45万人死状如何,或者有多惨烈,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就无从...
-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此战赵括率领的四十多万赵军几乎被秦将白起打到全军覆没。那么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上白起,最后谁会赢?秦赵长平之战中,即便赵国没有换将,很大可能也改变不了战败的结果。不过赵国如果没有用赵括换掉老将廉颇,损失将会减少很多,四十多万赵军也不至于被秦将白起斩首坑杀...